信件——听你爱听的《异乡人》

李健——“异乡人”。我仔细听了两遍你说喜欢的歌,说下我的理解还有疑问吧。

歌词“只为一扇窗”的“窗”,我想这是指代歌中主角为之“披星戴月奔波”的那房子里面承载的家庭吧。可是“说不出的诺言,一直放心上”却告诉我们一个忧伤的事实——那扇窗和透出灯光,只不过是主角美好想象中的场景,或是“迷失在路上”看到路边万家灯火时,在内心为自己许下的美好期许。

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美好期许,有些是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有些只不过是用作“坚强的理由“的精神支柱,是一种美好但虚无的期待

不知作为异乡人的主角想念的她,此刻是在此地还是在异乡,但“她的温柔,给我温暖陪伴我左右”始终在主角心里、在他身边、给他力量。不论这份想念是“奋斗的目标”或是“虚无的期待”,都能感受到这份爱恋的力量,感受这份爱恋的重量,这份爱恋的可贵。说到这里再看,爱不再是空洞的说辞,爱是人们做所有美好事情的最深层次的原始动机。

我们聊到过“利弊与对错”的判断标准,那么现在再看,“对错”就可以有判断标准了——以爱为动机的事情判断为对;不以爱为动机的事情判断为错。但有种爱叫“伪善”,有时是很难分辨的。

又聊过“话语权、妥协、服从”的问题,顺着也能更好的判断了。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对于同事间,我们深知我是为我们共同利益好,那么即使你不认同我的做法,也可以妥协了去尝试;对于夫妻间,我们深知我们爱着对方,那么即使是我不认同你的做法,我也可以服从你的决定。

呵呵,说对这首歌的理解,又说了这么多意犹未尽的聊天,我觉得这首歌给我听还挺合适的,对于你这歌未免太沉重了,还有些疑问还是留着下次聊吧。

很开心与你聊天,只是那餐厅的菜品太对不起人了,哈哈,期待与你的下一次畅谈!

祝好

陈柏林 2017-3-13

电影《十二猴子》道出现代人焦虑的根源

看《X战警 – 逆转未来》的影评,当中提到电影《十二猴子》《源代码》,这几部影片都讲述的是主角时间旅行回到过去,改变关键历史事件从而改变现在的故事。我一直对关于多重宇宙与历史分支理论的故事很感兴趣,于是将没看过的《十二猴子》这部1995年的科幻片找来看。

影片中Bred Pitt饰演的Jeffrey为主角James介绍精神病院的环境时的对白,引发我对另外一个主题“焦虑的根源”的思考,也让我佩服影片编剧前瞻和深刻的见解。引用这段Jeffrey的台词:

You’re here because of the system. / 你进来是因为整个大环境

There’s the television. / 这里有台电视
It’s all right there. / 全都在这里了
All right there. / 全都在

Look, listen, kneel, pray. / 看、听、跪、祈祷
The commercials! / 还有广告!

We’re not productive any more. / 我们不再有生产力
Don’t make things. It’s all automated. / 不再制造东西, 一切都自动化了。

What are we for then? / 那我们有啥用?
We’re consumers, Jim. / 我们是消费者啊

Okay, okay. Buy a lot of stuff, / 好,买很多东西,
you’re a good citizen. / 你就是好公民

But if you don’t buy a lot of stuff, / 但如果你不买很多东西,
what are you then? / 那你算个啥?

What? / 算什么?
You’re mentally ill. / 那你就是精神病

对于《现代人为什么焦虑?》这个问题,该文有很精彩的推理,

简单说,因为他是消费者

这段台词还体现出媒体的娱乐、消费及控制作用,并且向高度自动化社会下的人生意义发问(《那些无用的人》提到同样的担忧,博主阮一峰也是很前瞻和深刻的)。

我为什么离开媒体行业

7年做7份工作,跳槽中有成功有失败,但是最后的离开的原因多是失望与失败,可以分【我的工作为什么失败】系列来记述了:

  1. 我为什么离开媒体行业
  2. 我为什么从媒体转行做Web开发
  3. 上一份工作离职语录

前几天读新闻《硅谷文化风行中国,影响力不输好莱坞》,如下的几段话让我陷入思考。

近些年,中国的科技产业蓬勃发展,充满创造力,在某些方面,它利用互联网的能力甚至超过了美国。不过,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儒家从众思想主导的文化和XXX的严格统治。

两者都不赞赏反叛或扰乱,所以中国的年轻企业家和投资者只好从倡导这些精神的地方寻求指导和鼓舞,而这个地方正是硅谷。

中国科技界仿效硅谷,建立了由孵化器、加速器和风险投资者组成的创新和投资网络。初创公司员工和领导者积极质疑权威,跳出固有思维模式——这两种品质在中国企业普遍遭到遏制。

在武汉这座城市里,光谷软件园附近特别能令人感受到,互联网在推动改善人们生活,毕竟这里是互联网人才与企业的聚集区。这里路口卖炒栗子的小摊上都写支付宝送2元。我曾尝试过完全不带现金的生活,2周下来也几乎没遇到过不便,于是渐渐成为习惯,现在出门我身上也只带很少的现金。

img_20161207_120016_1

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主动或被动随之改变,但“不赞赏反叛或扰乱”和,对质疑权威、跳出固有思维的遏制长久不变,这正是我离开大楚网,离开媒体行业的原因,甚至是我所有工作失败的根本原因

1

发展需要创新,而创新首当其冲就是对现状的反思和质疑。我身边朋友少有人会对生活、工作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有所反思,而寥寥几个反思过的人都因思虑变的沉重。如传道书提“智慧多,犯愁就多;只是增加,痛苦就增加”。

提出奇特想法的人常被视为怪人和当作玩笑,批判现状的人有个标签叫“愤青”。凡俗场合大家只能闲聊房与车,谈论严肃话题最后都陷入迷茫和无奈。反思和质疑足以淘汰大部分人,有幸培育出创新的嫩芽者更为稀少。

 

2

留在大楚网最后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完成“愚人节专题策划”,我称这项目为“这份工作的夙愿”。内容上线后,作为考量KPI的常用指标UV不高,主编在我分享完项目经验后,以此为例鼓励大家大胆创新、无惧失败,公司会提供宽松的空间为大家提供试错机会。

有主编支持的态度,我已经非常满足了,只是他无法理解完成这件事对我个人成功的意义。伴随做这件事,我尝试探讨我对人生的思考。近1年时间里,我花费大把美好青春时光去思考、撰写、拍摄、建模、动画、渲染、剪辑、配音,表达对“复制粘贴”工作的反思,对好奇心的追求,和对创意的大胆实践。也让我理解“人类创造工具,工具反过来塑造人类”的深刻含义。

这件事之后没有任何同事就这些思考来与我讨论,或者讨论将这些新技术应用于创作其他有趣媒体内容。所以就这一点与UV来看,我感到孤独与失败。

从腾讯大楚网出来,也是离开媒体行业时,有幸和CEO通过一次电话,他问我为什么离开,我答“有很多想要做的事情没办法开展”,他也认同。

在国内,媒体是一个特别受管制的行业,行内人多是迂腐官僚。每次审视我手头的工作,脑海总浮现Mc Hotdog所唱——“粉饰太平,沉溺情爱,世上的不公平一点也看不出来”。我想,我要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3

转行Web前端开发后到卓尔新成立不久的电商集团,跟着一帮香烟不离手、大腹便便、吹牛皮大谈资本运作的领导做事情,后来卓尔在香港的股票大涨,却不是因为我们开发出什么有价值的业务,而是请公关公司进行成功的媒体炒作。对我而言真是莫大的讽刺啊。一次次打鸡血似的会议后,开发人员依然埋头苦干,可他们的努力到头来只是为泡沫经济添砖加瓦。我曾想找寻的意义与自我实现在这里同样无处可寻。

这已经谈远了,以后再写新的日志,叙述后面两份工作的失败。

相比之下,我们最幸福

读《我们最幸福:北朝鲜人民的真实生活》(作者:芭芭拉·德米克)书中这些历史时,联想到的却多是之前从虚构的体裁中了解到的,那种用于警示世人的寓言或娱乐大众的电影。仿佛《1984》中虚构的世界在现实中上演,平壤与清津等其他城市的关系如电影《饥饿游戏》中都城与施惠国的关系,社会阶层的鸿沟如电影《Elysium》中那样不可逾越。

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未切身的思考过,如果这些剧情发生在真实世界会给人带来什么。如同人们在很多灾难后反思的那样:在新闻报道中或有众多人死于非命时,死伤人数往往成为一个统计数字。

起初我不赞同作者的:深入讲述固定范围的几个人更能呈现这个国家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我怕这些个案研究会有失偏颇而不像大范围统计数字那样足以证明整体状况。但随着作者细腻和详述的记载这些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活动,让我感受到他们是一个个真实存在、活生生的人时,我才恍悟正是这集中的笔墨让本书深入人心,令人更敬佩那些在人为悲剧下艰难求生的人身上所闪现的人性光辉。在深入描写这几个人的学习、工作、旅行、恋爱经历当中,朝鲜人们的普遍生活状况也得以呈现。

书名Nothing to envy直译为:无可炫耀,译者将其翻译为:我们最幸福,意思虽有偏离,但自欺欺人的反讽用法,更能表达出这些在被愚弄的环境中生存的人,所展现出来的愚蠢的自信。相比之下,我们最幸福。